新葡京娱乐场

当前位置: 新葡京娱乐场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新闻 >> 正文

学术诚信主题活动——学术不端案例展

发布于:2021/12/16

近年来,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的相关事件层出不穷,学术不端行为开始在学术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几年曝光和被举报的重大学术不端案例,并在案例中学习和思考,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

案例1

2018年10月15日,美国著名生命科学网站STAT爆出大新闻,因为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哈佛大学要求撤稿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皮耶罗·安伟萨博士高达31篇关于心脏干细胞的研究论文。

Anversa教授出生于意大利,196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自2007年起在哈佛医学院及其属下的Brigham and Women’sHospital担任医学教授和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因“发现”心脏含有干细胞而出名。这些名为c-kit的细胞,据称可以再生心肌,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因此,Anversa教授可以说开创了心脏干细胞疗法这一领域。然而,国际上许多研究团队试图重复这一结果,没能成功。即便如此,一些研究人员仍然尝试将c-kit注入病变的心脏,疗效也是参差不齐。

据悉,Anversa教授已经关闭了哈佛的实验室,从哈佛医学院离职。由于在申请NIH基金中使用伪造数据,它也被NIH收回基金,并处于1000w美金的罚金。这也是近年来,美国顶级大学中一次性撤稿最多的案例,这一案例对哈佛大学医学院,甚至整个心血管研究领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案例2

2020年7月,一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广为传播。陈某石同学《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奖类别属于生命科学。

在青创赛的官网上,陈某石的头像一脸稚气,挂在项目简介的左侧,看起来孩童模样。简介称作者利用了遗传学比较分析了某物种在不同地形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解析此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然而,研究的复杂性明显超过一位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舆论对此报以的显然不会是对“后浪”潜力无穷的称赞,而是认为这是一次由幕后家长作为推手的学术造假行为。经查最终判定其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对该项目奖项予以撤销。

案例3

2020年11月19日,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生吕某将一篇长达123页的实名举报材料发布到网络上。材料称,张裕卿在2011年到2020年间,所做的实验、发表的论文多次造假,并多次帮助其女儿发表论文等。

“张裕卿教授不仅使用造假的实验记录,造假的实验数据,还用和这个项目无关的文章来骗考核人,最后当考核人来我们实验室检查时,张裕卿当着我们学生的面拿出一大瓶购买的二氧化硅粒子说是我们自己合成的多功能新型粒子,指着我们实验室十几年前搭的不锈钢装置说就是用这个给他们做的铸膜液。”举报人称,那个不锈钢装置早已年久失修,张裕卿前一天才把早已掉落的插头接好,第二天说就是用这个装置给他们做的铸膜液。举报人还透露,张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稍作修改,署上自己女儿的名字发表出来,甚至在其女儿还上高中时,以“女儿参与修改了论文”为由,在其研究生的论文中署上其女儿的名字。

当晚,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即发布通报称张裕卿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已被学校解聘。

案例4

2021年1月20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期刊之一“RSC Advances”发表声明:从期刊上撤回68篇已经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之后,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正式公布了撤稿清单,通过自查,撤稿数量增加至70篇,所有论文均出自中国,且绝大部分出自知名大学或其附属医院。

在2020年期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对一些论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与独立的图像完整性专家和科学家合作,咨询了其他受影响的出版商。最终确定了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医学生物领域、涉嫌图像复制和人为修改结果。这些文章尽管没有共同的作者,但这些论文中有许多是用非常相似的结构或模板写的。这些论文在单独观看时通常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比较多篇论文时才会发现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最终发现有70篇文章存在问题并被撤稿。

RSC官网申明:我们对期刊中的任何涉嫌欺诈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并将告知机构和资助者证据和调查显示某人已经或可能以其名义提交欺诈性研究的信息。 我们非常重视科学记录的完整性,并将采取所有必要步骤,以确保我们的编辑和同行评审过程保持一致应对不断发展的威胁和科学欺诈的发展。我们将与出版界的同事分享有关此方面的见识和经验,作为共同努力的一部分,以消除虚假的研究。

案例5

2021年十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官网上通报了一批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不端行为,决定对相关涉事主体进行严肃查处。其中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郑州大学孙俊锋等撤稿论文“Junfeng Sun#*, Jiyi Hu, Guojun Wang, Zhen Yang, Chunlin Zhao, Xiefu Zhang, Jiaxiang Wang. LncRNA TUG1 promoted KIAA1199 expression via miR-600 to accelerate cell metastasis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8, 37(1):106.”(标注基金号81702343)涉嫌学术不端开展了调查。

经查,上述论文存在编造实验研究过程、伪造实验研究结论、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等问题,第一兼通讯作者孙俊锋承担全部责任;孙俊锋将该论文列入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702343)进展报告及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72710)申请书中,应对提供虚假信息负责。

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五届十一次会议(生命医学专业委员会)审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第十八次委务会议审定,决定撤销孙俊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在结直肠癌Th17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批准号81702343)、“双歧杆菌通过旁分泌途径抑制Th17细胞分化改善卡培他滨化疗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肠粘膜免疫系统紊乱的作用研究”(批准号82072710),追回上述2个项目已拨资金,取消孙俊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5年(2021年10月18日至2026年10月17日),给予孙俊锋通报批评。

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培养科学精神,弘扬学术诚信,力戒浮躁之风,抵制学术不端。

图文:陈佳,刘晨煜

编辑:刘晨煜

审核:陈佳